7月2日,推进“黔菜带黔货”走进中央单位活动研讨会在北京贵州大厦举行。如何将“头回客”转化为“回头客”,将帮扶热度转化为市场黏性,成为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热议的焦点。 “流量与信任是破局关键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九三学社中央常委、研究室主任,贵州发展新型智库专家王汝芳剖析了消费者认知形成的四个维度,即价值认知、文化认同、品牌认可与产品信任,强调贵州需精准锚定家庭餐桌需求痛点,系统提升黔菜黔货的整体认知度。 
他建议,善用经济、社会热点,在恰当时机以恰当方式开展精准营销,引爆话题热度,提升黔菜黔货品牌声量;构建透明可信的流通与溯源体系,消除消费疑虑,保障农特产品品质,夯实优质黔货复购基石。王汝芳特别指出,贵州可探索联手大型电商平台借势借力,同时强化政府监管机制,重拳打击伪劣,完善赔付保障,让“所见即所买、所吃即所信”成为黔货金字招牌。 “要将中央单位的帮扶力量,切实转化为黔货提升大众生活品质的动能。”王汝芳在会上还阐释了帮扶模式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,建议贵州继续深挖“黔菜带黔货走进中央单位”这一活动品牌潜力,将中央单位帮扶合力转化为实际效益,通过持续向北京输出优质产品和服务,在助力老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的同时,实现多方共赢。 
近年来,贵州以科技赋能传统耕作,以特色产业激活振兴动能,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,农业特色产业实现量质齐升。镇宁蜂糖李、修文猕猴桃、湄潭茶叶等产业“明珠”在群山之间闪耀,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潜力,贵州农业品牌影响力与建设成效日益彰显。 黔货出山,其时已至,其势已成。以“黔菜”为媒,以“黔货”为基,以品牌信任为桥,以中央单位为重要支点,贵州正将自然的馈赠与耕耘的汗水,转化为富民兴黔的强大动力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漆云 陈美伊 马圣耘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
|